苏天森:“十三五”钢铁生产对耐火材料新需求(二)
2016年08月03日 11:08耐火材料网zr
2.3"十三五"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发展的其他要求
1)加快我国不定型耐火材料的发展。
我国耐火材料界曾多次拟订不定型耐材≥50%的目标,但至今尚未实现。应探索技术与经济方面的原因,配套完善施工(修砌、拆除)设备,加快推进提高不定型耐火材料比例,达到发达国家具有的平均水平,节能降耗。
2)重视研发推进精密高档耐火材料的修复再利用的技术与装备,以利减排,实现耐材企业与钢厂的互利双赢。
3)大力推动耐材生产、应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耐材质量及其稳定性,降低优质耐材的生产成本。如建立耐材生产与应用的数据库,实现从原料处理、加工(包括成型)与应用工艺的计算机数学模型控制,强化对产品及应用过程全面的无损检测(如超声、激光、工业CT 等),确保产品应用的安全性。
4)加强学科综合研究,与前沿科技结合,拓展耐火材料新品种,促进钢铁工艺技术进一步优化。纳米科技在耐火原料与制品中的应用要解决目前研究分散、目标重点不明确、应用效果数据收集不充分等问题,发挥其对耐材升级换代的作用。全数字液压系统在大功率液压压砖机的应用可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同一性。
5)清洁能源在耐火材料生产中的应用。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除焙烧工序外,基本上是不连续的,且功率较小,完全有条件在动力、原料干燥、恒温等方面率先使用清洁能源,实现低碳排放。
3 结语
总之,钢铁工艺技术在"十三五"的发展方向已基本确定,耐火材料科技创新应适应这种发展方向来调整科技创新的重点。反过来,耐火材料的创新成果也必将支撑和促进钢铁工艺技术的优化,使两个行业同时实现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目标。(转自《世界金属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