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听张寿荣院士谈高炉长寿相关问题

2017年06月12日 10:06耐火材料网yll

中国耐火材料网

     钢铁行业已经进入去产能、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如何评价我国炼铁的整体水平?高炉频繁出现冷却设施损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实现高炉长寿?目前一大批高炉进入大修、中修期,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近日,笔者(以下简称姜)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炼铁专家张寿荣(以下简称张)。

我国炼铁管理水平居世界前列

姜:用高炉利用系数来评价高炉操作管理水平是否合理?我国炼铁目前整体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张:高炉利用系数高不能证明你做得好,但能证明高炉发挥的效率不低,反映管理水平不低。韩国炼铁过去比我们强,现在不是这个情况,高炉整体水平不比我们强。从全行业来看,我们的管理水平算是世界前列。韩国虽然有浦项,但是也有比较一般的企业,就像印度除了塔塔还有其他弱一些的企业。所以我们整体水平不低,还是可以的。

姜:根据现在的市场,我们应该搞精料还是搞经济炉料?

张:精料还是要搞的。原料不搞好,那高炉操作怎么能好?精料怎么搞,是根据原料的性质自己摸索出来的,没有一种固定的办法。什么原料、怎么搞,都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定的。低成本炼铁的炉料可以算经济炉料,但不是说经济料就完全和差料、劣质料对等。经济炉料讲究搭配,优质料也是要搭配的,要考虑有害元素,进行综合考量,不能强调单一指标,或者就强调价格便宜,最终的落脚点是在吨铁成本上。

姜:前些年很多企业搞过度的质量差的料,造成炉况出现大幅的波动,碱金属、锌负荷升高,对炉子影响很大。面对降成本压力,我们应该怎么办?

张:买过于差的便宜矿,结果是高炉生产失常了。买的成本是低,一旦用了便宜的质量差的料,影响高炉运行的话,制造运行成本高,损失是更大的,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后果。即使在成本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要保证高炉正常操作和运行,高炉用的原燃料不能瞎胡来。

高炉长寿与设计、耐材关系大

姜:大型高炉在设计、施工、运行以及维护中,都很重视长寿,您在大中型高炉的长寿上有多年的经验。现在有的高炉远没有达到长寿,五六年就不行了。您认为决定高炉长寿的因素是什么?

张:决定高炉长寿的因素太多了,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相对来说,高炉的设计和用的耐火材料起决定作用。如果设计不行,耐火材料不行,那么高炉长寿不了。好比说,设计很好,耐材用得也好,即便是操作弱一些,也不至于搞得高炉寿命非常短。可如果设计和耐材搞得很糟糕,那就很容易把高炉寿命搞得非常短。

姜:我们高炉的施工设计甚至方案的论证是否存在匆匆忙忙的情况?

张:过去,有的炼铁单位的同志对设计不懂,设计院也确实存在抄图的情况。设计院的任务多,设计花的人力多,过去设计院只要把图发出去就来钱,所以自己设计太慢了,花的时间也长,还是抄图最快。当然,这也不一定都是设计单位的问题,因为有时候我们用户单位催着设计院,要求时间短。未来,对于设计要因地制宜,在中修、大修方面也都要多把关。

姜:从高炉设计的角度看,目前大家更多地关注炉腹角的问题,目的是在高炉大修的过程中优化炉型,满足高炉高效、长寿的要求。缩小炉腹角是一个趋势吗?

张:高炉炉型的变化与高炉大型化有关。小高炉生产时炉腹角普遍偏大。高炉高度受焦炭强度限制,存在极限,一般30米左右。高炉容积继续扩大,高度也不能超过这个界限。对小高炉来说,高炉高度为30米左右时,高度有富余;对大高炉来讲则偏矮,因此,后来出现了矮胖型高炉,炉腹角必然减小,有待生产实践进一步检验。改变炉型的目的是要合理,不仅仅是减小炉腹角。

姜:有人说减小炉腹角有利于延长冷却壁使用寿命,但是过小又会影响高炉的稳定顺行,那么合理的炉腹角范围是什么?缩小炉腹角是否有利于保护冷却壁?

张:炉腹角跟高炉大小有关,没有一个固定的值。在大修过程中,要根据原有炉型分析,有什么缺陷?跟炉型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这些都须要分析,不是单一改炉腹角能解决的。冷却壁的损坏也不仅仅与炉腹角有关,影响它的因素也很多,比如设计、施工、操作和维护。

高炉长寿要用心学、踏实干

姜:武钢8号高炉的冷却系统运行情况很好,有什么独到之处?

张:8号高炉的冷却系统从上到下都是我按照全系统设计的,炉身下部一小块最容易坏的地方是铜的,其他地方是铸铁的。整个系统和外面设计单位设计的不一样,炉体结构、水量和别的都不一样。8号高炉的冷却水被规定了具体的要求,这个冷却设备的维护有一套规程,对于每个地方的温差都有控制。8号高炉有特定的设计、维护、安装和操作规程,一直严格按照规程走。8号高炉开炉9年来,冷却系统一个水管都没有坏。高炉没有大修、中修,只有小修。小修基本上就是换个风口,或者设备坏了换一换。

姜:为什么有的企业的高炉冷却系统坏的很多?坏50%才中修吗?

张:坏了就要修。现在不少设计单位对这个高炉的冷却系统并没有吃透。

姜:我们是否继续面向全国推广这些长寿技术?

张:长寿技术应该推广。有的高炉冷却设施即使坏了,设计单位也不认为是设计出了问题,也不改自己的设计。虽然大家都在学长寿,但真正下大力气学习研究的没有几家。

姜:现在高炉大修、中修的很多,而且是扎堆修,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张:还是因为高炉没有实现长寿,三五年修一次,就很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而且一修的话,大家扎堆修,导致供应商、施工单位干活赶工期,质量就可能下降。要是20年修一次,这个堆就不好扎了。按道理讲,设备都有大修周期。质量好的不用中修,质量不好的还没到周期就坏了。同样一个设备,质量好的可能用20年,质量不好的可能5年都用不了。但是这20年和5年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有些企业老要降成本,有时候就变成了净挑便宜货买,缺乏算总账的意识。而且,企业的用人管理是任期制,主要负责业务的领导时常更换。这种短期效应很糟糕,对技术的延续性造成不利影响,设计和采购都很难从长远来考虑问题,不利于高炉长寿。

姜:那您对大修有什么建议?

张:高炉大修一般是指对炉缸耐材进行更换,需要长时间停炉。大修是一次提高高炉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的非常好的机会。首先要提前规划,认真总结上一代炉役中出现的操作和设备的问题,学习兄弟厂家好的经验,从设计入手,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尽量采用能让高炉安全、环保、高效、低耗、长寿运行的技术、设备和好的耐材,该换的都要换了。大修要有一套规范的流程,对设备、材料的选用、施工、后期维护要有严格的要求,要求不严,是干不好的。

国产耐材质量仍须不断提高

姜:高炉长寿与耐材关系大,钢铁工业的进步也离不开耐火材料质量的进步。耐材质量不好控制怎么办?大型高炉关键部位耐火材料仍然须要进口,怎么看?

张:应该买好的,用好的。过去我们会对耐材企业提要求,他们照着做。原来没有的产品,耐材企业做好了就有了市场,实现了盈利。大型高炉关键部位耐材有些仍然要进口,对此,国内耐火材料的质量必须要上等级,满足高炉长寿的要求。

姜:如果我们考虑降低成本,用比较差的耐材呢?现在耐材市场情况相对复杂,又面临环保的压力,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您对使用和生产耐材有什么建议?

张:我们行业有过一段对耐材、包括对原料都不重视的阶段。好比说,我吃的很差,但是我还要很健康,这是不可能的。企业采购便宜货,会导致使用效果差,这是毋庸置疑的。耐材企业也应该生产好的产品,提升质量,替代进口,只有这条途径。

相关文章
  • 广告招租
    • 广告招租
    • 广告招租
    • 广告招租
    请选择意向职业 [关闭]
    提示:
    请认真选择您所希望人才的职业,这样才能好的搜索人才效果!
    您最多可以选择5个意向职业
    (请需要选择行业站后才能选择意向职业)
    请选择意向人才地区 [关闭]
    提示:
    请认真选择您所希望人才的地区,这样才能好的搜索人才效果!
    您最多可以选择5个人才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