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02日 09:06耐火材料网中国耐火材料协会常务副会长 徐殿利
耐材需求将呈现波动趋降的运行走势目前我国是耐火材料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仍是耐火材料销售的主导市场,虽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但由于主要下游行业均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其产品的市场需求均进入峰值弧顶区,国内耐材市场需求将呈现波动趋降的运行走势。
①主要下游行业产能增速将加速下降近期工信部印发了《2015年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工作要点》,其中第一部分第一条明确规定“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严禁以任何名义备案钢铁、电解铝、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项目,确有必要建设的项目,必需坚持等量和减量置换原则,制定并公告产能置换方案,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要实施减量置换”。意味着主要下游行业的产能增速将快速下降,基建用耐火材料的市场需求将快速减少。
②单位产品耐火材料消耗将逐步降低随着耐火材料的品种研发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单位产品的耐火材料消耗将逐步降低,到目前为止,钢铁行业整体承包耐火材料消耗已下降到15kg/t(钢)左右;新型干法水泥窑用耐火材料消耗已下降0.5kg/t(熟料)以下;浮法玻璃窑寿命也基本达到了8年的水平。
因此,国内耐火材料市场需求将逐步减弱,呈现波动趋降的运行态势,但尽管如此,我国仍然是耐火材料消耗的主导市场,各生产企业要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市场变化中找机遇,谋发展。
国际耐材市场仍有一定发展空间年,全球粗钢产量达16.37亿吨,同比增长1.1%,主要产钢国家除乌克兰高幅降低17.1%,土耳其和巴西小幅下降外,其他国家均有增长,特别是韩国、俄罗斯和印度分别增长7.5%、2.6%和2.3%。
2014年耐火原材料出口贸易额又一次突破30亿美元,达33.30亿美元。其中耐火制品出口量186.23万吨(不含不定形耐火材料出口量),同比增长5.27%;出口贸易额15.34亿美元,同比增长9.73%,比出口量增幅高4.46个百分点,综合平均价格同比增长4.24%。
各耐材企业应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变化,在稳定和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努力拓宽国际市场,近期特别是对东南亚市场,扩大出口量。
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耐材市场几乎一直处于无序竞争状态,耐材市场的市场竞争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①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竞争。
②2000年~2010年,由于国内高温工业快速发展,耐火材料需求量快速增加,新兴耐材企业和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竞争。
③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耐材市场逐步向优势企业转移,目前的市场竞争在优势企业之间。
市场在向逐步规范的方向转化,是我们进一步整合和规范耐材市场秩序的极好机遇,这就要求耐材生产企业,特别是大型优势企业在市场相对集中的情况下,通过企业间的协商合作,合理整合现有市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企业的经营质量,达到互惠共赢的整合效果。
资金压力和汇率风险对行业影响会更加突出,生产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美国已于2014年11月起结束了量化宽松政策,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2015年中期开始加息,这将直接推动美元走强,会增加我国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跨境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企业汇兑损失风险加大;同时,国内银行系统仍然会严格控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规模;加之大量的应收货款难以回收,耐材生产企业的资金压力将更加突出,对此,耐材生产企业要严密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特别是要强化企业资金管理,把资金管理上升到影响企业经营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应收货款的回收工作,每年末与欠款单位核对陈欠款数额并出据确认,确保陈欠款的法律诉讼实效。对“降点付款”单位的失信行为要坚决抵制。
从目前的企业经营状况看,催收货款比到银行融资货款更重要;搞好市场整合,提高经营质量比扩大企业规模更重要。
强化与下游企业合作,建立互惠共赢的供需关系①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耐火材料的技术进步,供需双方的技术合作推动了互惠共赢的供需关系建立。以钢铁行业为例:上世纪70年代,钢铁工业强化冶炼技术的发展,大型转炉的建设,实现了大型转炉炉龄从100炉到1000炉的跨越。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宝钢的建设投产,耐火材料配套项目的实施、引进、消化和移植进度的加快,推动了耐火材料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吨钢耐火材料消耗不断降低。2000年以来,在钢铁、建材、有色等高温工业高速发展的拉动下,耐火材料工业进入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产量、品种和质量基本能够满足锅内钢铁等高温工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②产能过剩导致的市场无序竞争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上世纪80年代民营耐材企业异军突起。企业的无序竞争、需方无端压价和拖欠货款早已是耐材市场的普遍现象,而且愈演愈烈。
下游行业经营状况不好对耐材行业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压低采购价格,二是拖欠货款。更主要的是耐材行业自身产能过剩,企业间竞相杀价,无序竞争。
③应收货款持续上升,企业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企业经营十分困难。
④加强技术合作,建立互惠共赢的供需关系:耐火材料行业规模较小,全行业(包括耐火原料)年销售收入没有宝钢集团多,但是耐材服务领域宽,在高温工业生产技术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的市场状况:从耐材行业自身看,受产能过剩的影响,耐材企业间相互杀价所造成的市场混乱现状将持续发酵;从钢铁企业方面看,由于近年来经营状况不好,进一步压低耐材采购价格,特别是拖欠货款的行为愈演愈烈。
⑤耐火材料在粗钢成本中占比很低。虽然钢铁企业降低成本的做法无可非议,但即使耐火材料企业全年不收货款,仍难以解决钢铁行业的困境。
换个思路降低成本,把着眼点转移到降低吨钢耐材消耗的正确轨道上来。
从出口情况看,出口到日本到碱性耐火制品平均价格近1000美元/吨,新日铁的吨钢耐材消耗仅6~8kg/t。而出口到意大利的碱性耐火制品平均价格不足600美元/吨,吨钢耐材消耗远高于日本。又如,台湾中钢吨钢耐材消耗也仅7~8kg/t。
据相关专家估算,我国钢铁企业吨钢耐材消耗近20kg/t。应该看到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的差距。
通过技术合作,提高产品质量,做到优质优价,降低吨钢耐材消耗,才能实现互惠共赢的供需关系。
⑥目前在钢铁行业又出现了对耐火材料企业拖欠货款降点付款的不诚信行为。为维护耐材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耐材行业利益,中国耐材协会将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为会员企业服务为宗旨,在必要时联合钢铁工业协会,采取一定举措。